文章来源: 分布式电站
央广网广州10月23日消息(记者罗世伟 见习记者张顺鹏)投资354亿元,跨越113公里,采用深埋盾构方式在地下60米深处建设,攻克长距离深埋引调水工程智慧建管关键技术等多项技术难题,填补多个行业空白,创造多项全国纪录、世界之最……今年年初,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国家水网骨干工程——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正式通水,这是一项“潜龙遁地润湾区”的超级民生工程,实现从西江水系向珠三角东部引水,年供水量达17.08亿立方米,为粤港澳大湾区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工程建成后,解决了广州、深圳、东莞等地生活生产缺水问题,提高供水保障程度;同时解决珠三角供水水源单一问题,并为香港、番禺、顺德等地提供应急备用水源;此外,还解决了挤占东江流域生态用水问题,逐步退还生态用水,改善流域及城市水环境,为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水资源保障。”谈起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的重要意义,时任广东粤海珠三角供水有限公司总经理、现任广东粤海粤西供水有限公司负责人杜灿阳向央广网记者介绍道。
长距离、大埋深、高水压、宽扬程,是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的四大特点。如何能在真实的操作中攻破“长距离深埋盾构施工”“长距离深埋管道检修”等难点?这其中,“长距离深埋引调水工程智慧建管关键技术探讨研究与应用”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们联合科荣股份、水利部水规总院、省水电设计院等单位组成项目团队,以工程建设期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监督管理问题为导向,开展课题研究,创建了长距离深埋引调水工程智慧建管理论及工程应用体系,解决了长距离深埋引调水工程监测感知、数据融合及建管协同难题。”广东粤海珠三角供水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向央广网记者表示,在该项研究成果的“加持”之下,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提前通水且节省本金约20亿元,实现了全部数据深度感知融合汇聚,为工程建设管理提供工程级、标段级和工区级的态势展示与分析决策支持。
据悉,目前该项研究成果除了应用于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之外,也在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粤东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等多项重大水利工程中得到应用,有效推动了工程和行业技术进步,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推动了引调水工程行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该工程有关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取得了一系列知识产权成果,两次入选水利部重大科学技术创新推广项目,2021年水利部评价其“为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成功的、可复制的、可借鉴的经验”。项目团队迎难而上、积极攻关,获评2023年度“全国工人先锋号”等荣誉。
“我们在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全线安装了近万个安全传感器,当在盾构掘进过程中,或者是在工程通水之后的运行过程中有异常突变情况出现时,安全监测系统会第一时间发出提示,异常数据也会及时同步到相关责任人,以便开展进一步研判及处理。”在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调度中心,广东粤海珠三角供水有限公司机电部高级经理向央广网记者介绍道,在智慧系统投入使用之后,不仅能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也能提升发现问题的及时性、精准性,有力确保工程施工安全及运行安全。
广东粤海珠三角供水有限公司在“长距离深埋引调水工程智慧建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上取得的亮眼成绩,是广东省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不断发力、寻求突破的一个生动实践案例。
央广网记者从广东省科技厅了解到,近年来,广东省坚持把创新落在企业上、产业上、发展上,以科学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创新,通过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建设企业研发机构、完善科技企业孵化育成体系等举措,持续优化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大力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创新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对企业创新来说,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很重要,平台的搭建也很重要。例如我们专门打造了博士后工作站、国家重点科研平台等,这些都是人才培养中很重要的支撑,可以有效提升企业在科学技术创新方面的综合实力。”杜灿阳在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有了政府的支持,也有了平台的支撑,企业应当从哪几个方面持续下功夫,解好自主创新这道题?在杜灿阳看来,聚焦痛点难点、直面问题;敢想敢干、整合行业力量,是企业能在应用类创新方面持续“破圈”的关键所在。
以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为例,广东粤海珠三角供水有限公司通过开展从设计、施工到运行全过程系统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解决了长距离深埋引调水工程建设面临的复杂地质条件下高水压盾构隧洞施工安全风险防控、高压输水盾构隧洞复合衬砌实施工程质量控制、密集交叉穿越大湾区核心城市群敏感环境保护等三大工程建设难题;同时,通过研发实时数据感知工艺方法与技术、数据集成与共享技术、多系统数据集成应用等核心技术,解决了引调水工程建设管理难题。
“对于长距离深埋引调水工程智慧建管关键技术,我们大家都希望今后在省内乃至全国大型水利工程中可以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我们也将在技术上逐渐完备和升级,争取在水利行业甚至别的行业进一步推广这项技术。从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而言,我们将从运行管理、数字孪生方面,继续按照水利部要求,持续发力深入研究,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在减少实际工程智能感知运行成本的同时,确保运行安全可靠,继续引领行业发展。”杜灿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