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分布式电站
本方案涵盖术前临床系统集成(HIS、PACS、EMR等)、术中(术间/PACU患者实时监测、远程会诊、远程手术示教等)、术后病例讨论、围术期科研辅助等。
方案涵盖PACU监护工作站、围术期管理、手术示教、手术行为管理、手术器械管理等业务场景。
本方案涵盖术前临床系统集成(HIS、PACS、EMR等)、术中(术间/PACU患者实时监测、远程会诊、远程手术示教等)、术后病例讨论、围术期科研辅助等,提升手术质量、降低经营成本、提升手术效率、提高医院学术水平。方案包括设备物联平台、多媒体服务平台、围术期专科数据库以及手术室设备与器械管理、手术室医疗行为管理、全围术期质量控制和手术示教系统等。
2、手术麻醉、耗材、输血、病理标本、设备管理等不同信息化系统正在建设,产生了新的信息孤岛。
3、刷手衣随意乱扔,内外用鞋混放,衣物回收率低,传统管理模式存在诸多问题。
利用临床数据采集终端、设备采集终端、能耗采集终端、RFID、条形码、二维码等物联网感知技术,实现手术室设备的智能识别以及信息数据的自动感知获取与采集,包括监护仪、呼吸机、麻醉机、注射泵,以及手术室设施运行与环境监视测定数据等。
一是以ERAS理念为原则,为麻醉科医护工作者提供以“物联网+专科数据库+AI”模式的场景化临床工作站,为围术期临床生产科研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二是手术视频和医学影像资料同步处理、传输,实现全高清手术直播、远程教学和远程会诊。三是以效率为中心,从人员管理、设备管理、物品管理到环境的管理实现手术室高效运营。
融合HL7 RIM、V2.X、V3、IHE、相互连通等国内外信息标准,结合IoT、5G、Big Data、AI、Senmantic Web等新兴技术特点构建围术期专科数据资源库,实现患者临床数据的多模态、跨模态汇集、治理、表达与拓延,为临床辅助决策及科研提供有力支撑。
平台基于物联网架构设计,面向手术室的各类传感器、数据采集感知设备,实现连接管理、自动化运维监控、设备管理、数据服务、鉴权管理等。
由医疗资源共享数据中心、云媒体协作处理中心、超高清智能流媒体服务三部分所组成的视频资源管理平台。系统采用 B/S 架构设计,用户可通过 web 浏览器登录,控制管理MCU、远程终端、电视墙、录播服务器等设备资源。实现对设备资源实时调用、实时监控。
以卡片形式展现术间、PACU患者实时监测信息,集成辅助用药、AI算法引擎,根据患者实时生命体征,辅助提示临床对应用药方案及风险预警信息。
包括入院诊断、各大系统合并症和功能状态、实验相关的检验结果、医学影像和超声检查结果、围术期的手术治疗方法等术前信息,手术麻醉信息并整合监护仪、麻醉机、血气分析仪和出凝血监测仪等物联网实时采集得到的患者生命体征数据等术中信息,以及病房医生开立医嘱、监护室的医护医嘱、患者评分量表等术后资料。
包括围术期监测、报警、智能辅助诊疗,围术期患者足迹,围术期专科资源库数据资源管理系统和药学辅助应用等。
将手术室内的全景、术野、医生视角的视频,医疗设施的视频进行采集,并通过临床数据采集终端产品,将生命体征设备的数据来进行采集(体征数据可同步至EMR中)。再由手术示教推车进行统一展示,通过4K高清MCU、录播服务器,对各个示教室进行转播和录播。
利用刷手衣发放柜、更衣柜、存鞋柜、刷手衣回收柜等终端及物联网技术(RFID技术), 实现医护人员手术安全准入管理,手术衣及手术鞋智能发放、回收及追溯,建立手术资源和人员行为的智能化管理体系,实现医院对手术室人、财、物的统一调度和管理,为手术室提供准确、安全、高效的运营环境,最大限度确保手术室安全及高效运营。
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部署设备物联感知终端,采集医疗设施的运行数据,实时状态等数据,现对医疗设施的全面客观、高精度、高实时性的管理以及设备状态的可视化展现。利用RFID和蓝牙技术,实现手术器械、物资区域定位和精准定位及盘点。
通过远程探视系统,为重症患者与亲友之间,架起了亲情陪伴的桥梁,在不增加患者人感染风险与信息安全充分保障的基础上,实现了重症患者与亲友之间的视音频交流。
平台层包括设备物联平台、信息集成平台和多媒体服务平台。其中设备物联平台对术间的医疗和非医疗设施集中控制,实现连接管理、设备管理、自动化运维监控、数据服务、鉴权管理等。信息集成平台将患者的所有信息充分融合,包括HIS、PACS、LIS、EMR等,改善工作流程,降低医疗差错。如果医院已经建设信息平台,则通过与医院信息平台对接,实现信息无障碍收集、传输与共享。多媒体服务平台实现对手术室内手术相关影音及数据的集中管控,手术视频和医学影像资料同步处理、传输,满足手术室内影音信号对外传输,实现手术转播的需求。
数据层为围术期临床专科数据库,包括入院诊断、各大系统合并症和功能状态、实验相关的检验结果、医学影像和超声检查结果、围术期的手术治疗方法等术前信息,手术麻醉信息并整合监护仪、麻醉机、血气分析仪和出凝血监测仪等物联网实时采集得到的患者生命体征数据等术中信息,以及病房医生开立医嘱、监护室的医护医嘱、患者评分量表等术后资料。
应用层包括术间/PACU实时监测、手术示教/指导、远程会诊、手术器械追溯、手术医疗行为管理、围术期科研辅助等数字化应用。
本解决方案业务数字化和管理数字化兼顾,实现患者生命体征信息自动采集、手术资料的完整展现和记录、全围术期质量控制、手术观摩和示教、科室全要素管理等,满足术者、麻醉医师、手术护士、患者家属、外部人员以及管理者的需求,符合现代手术发展趋势。
目前东软汉枫数字化手术室解决方案已经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客户落地。典型用户包括:
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基于5G的手术示教系统、医疗行为管理、设备物联平台等。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是一座具有130余年历史传承的现代化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承担着东北地区重症患者的会诊、急救及医疗技术和医院管理人才培训等多重任务。医院素以精湛高超的医疗技术和齐全完善的学科特色闻名于国内外。是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首批委省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筑设计企业,连续多年入选全国顶级医院百强。医院信息化水平全国领先,电子病历七级,相互连通五乙。
目前医院共有三个院区和一个教育研发基地,总占地面积98.4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5.54万平方米。
手术室是医院的核心组成之一,盛京医院有4个手术室,83个术间,每天手术量十分巨大,医生、护士、管理人员十分忙碌。但在忙碌之余,往往忽视了相关的医疗行为管理,手术衣、鞋管理不规范,更衣柜长期占用,造成了某些特定的程度的院感风险和资源浪费。
目前医院的管理模式还是以人工管理为主,通过人工的登记、检查身份、分配鞋柜和衣柜、发放钥匙和手术衣、监督回收手术衣和钥匙等程序完成衣柜和鞋柜的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大多依赖于管理对象的自觉行为。
人工管理在人员识别、衣柜分配、钥匙和手术衣回收的方面存在很多不合理或不到位的地方。尤其是在手术量多,更衣柜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显得很突出。人员识别不清、私自长期占用衣柜等情况成为管理的难点。
为了满足管理的要求,医院会尽可能的配置足够多的鞋柜和衣柜,这既不便于管理也是资源的浪费。手术室是人员流动的部门,手术相关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才是管理的目标。
进入手术室的人员相对复杂,管理难度大。人员除了本科室护士和医生以外,还有手术医生、助手、实习、进修、参观、规培医生、厂商人员等,为此医院不可能配置更多的资源。同时,手术医生也不是每天都进入手术室,鞋柜和衣柜的使用和手术量紧密关联,因此如何高效率的使用这些资源必须从信息资源的管理入手。
鞋柜和衣柜管理不能简单理解为一个行为管理,工作人员进入手术室开始就涉及很多信息,这包括人员数据信息(OA系统)、手术申请信息(HIS)、手术排班信息(OMIS)等系统,如何分配、分配后如何管理等都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对这一些数据的利用要么是缺乏、要么就是分散,缺乏统一合理的管理。
通过构建智能物联管理平台结合智能终端设备的方式,解决手术室医生身份识别、手术衣管理、手术室拖鞋管理与医生更衣柜管理结合自助服务终端将整个手术室工作流程自动化,智能化,通过各个工作节点的控制和管理,使得工作流程智能化,为盛京医院智慧化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覆盖南湖、滑翔、沈北三个院区全部手术室,日均服务过千名手术室医护人员。年节省手术室洗手衣采购费用15万元以上,人均进入时间节约2分钟,每间手术室节省2名服务人员。
智慧行为管理系统引入数字化信息技术,具有自动身份识别、人员准入控制、衣物自动发放、衣鞋柜自动分配、衣鞋智能回收、医疗行为可追溯等功能,实现手术衣鞋发放与回收的自动化、与可追溯化管理。智慧行为管理系统的运用将为医院手术室带来以下改变:
全方位的后台控制管理,系统异常报警设置、回收溢出提醒,数据统计可视化,设备监控等功能,做到真正无人值守,减少护工工作量的同时数据统计最优化。
智慧行为管理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集成,能够最终靠一卡通、指纹识别、人脸识别、二维码识别等多种识别系统自动识别进出手术室的人员身份。改变人工核实身份的传统统计模式,解决效率低下、程序繁琐的问题。
智慧行为管理系统有记忆功能,根据身份识别信息自动发放适合使用者型号的手术衣。减少护工工作量的同时,节省排队等待时间,提高更衣流程效率。
智慧行为管理系统具备护工管理、固定人员考勤考核管理功能模块。手术间手术完毕后,巡回护士可通过系统发送手术间清洁指令,系统将自动将指令传达至管理工作站或护工手机移动端,大幅度提升手术间轮转效率。
东软汉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东软汉枫”),立足“智连无界”,专注医疗物联网建设,将医院应用需求与5G、IoT、AI等技术结合,提供新型医疗物联网产品与数据服务应用,积极建立医疗物联网共赢生态,打造感知互联的智慧医院,成就新型医疗服务模式。
目前,公司产品和业务已覆盖基于生命体征采集的泛重症诊疗、5G院前急救、5G移动医疗、医疗设施物联管理、医废物联监管、手术行为管理等领域。
使命:用科技成就医护价值;用感知赋能智慧医疗;用连接创造生命之美的使命。